
知识的进化
西蒙·温切斯特重磅新作,当代代相传的知识遇上会思考的机器。
图书简介
一部详尽的人类知识进化简史,从古代智慧到现代魔法!本书详尽地考察了人类从古到今是如何获取、保存和传递知识的。为此,作者首先考察了“知识”这个概念,接着讨论了儿童的教育;旨在存储知识的各种发明——百科全书、图书馆、博物馆等;分发信息的各种方式,如图书、照片、电视、互联网;操纵信息的各种方式,包括宣传和公关;帮助人处理知识的手段,如计算机、GPS和人工智能。
全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灿烂的知识画卷,揭示了技术持续改变人类生活与思维的历史进程。
一部思索AI时代人类知识的价值与未来的前瞻之作!
知识传播媒介在现代的发展引出了两个问题。其一,现在知识如此容易获取,我们动脑思考的需要突然受到了明显且日益严重的威胁。其二,即时获取的知识可能根本不值得获取,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些知识是否真实,或者这些知识是否遭到了当今知识保管者的操控或歪曲。
在作者如万花筒般的叙述之下,本书提出了一个压倒一切的关注点——思考未来。在这个知识唾手可得的新世界里,知识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如果如果机器能够替我们获取一切知识,为我们进行思考,那么请问——我们还有必要存在吗?
目录
中文版序我们需要信任知识、相信知识引言最聪明的人都承认,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一无所知
知识遍布于我们的生命轨迹之中
知识从古至今的千年进化
什么是知识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知识是确证的真信念
知识从信念中剥离
智慧因何得以存在
安达曼群岛险中求生:知识在经验中传承
第1章教育是知识传播的真正起点
贫民窟中建起来的学校
如果说知识是铁屑,那么好奇心就是磁铁
从美索不达米亚泥版到苏美尔象形文字
世界上第一批专门建造的学校
早期组织化教育形成模式
宁可信其有,不愿知其然
潜在的智者:信念与证据可以同等重要
福泽谕吉,推动日本现代化的关键人物
伴随殖民而来的印度教育改革
邂逅天才,交流思想,建立友谊,获得启示
足以改变人生的考试
第2章从泥版屋到图书馆再到维基百科,人类如何孜孜以求地存储知识
“知识存在于此”
亚历山大图书馆,古代世界的真正奇迹
从卷轴到书籍
伦敦图书馆,我最喜欢的图书馆
有史以来最好的英语百科全书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理性与哲学,狄德罗的故事
无与伦比的知识源泉
拥有400万张索引卡的国际书目
博物馆正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革
新皮质,大脑中的六层文件柜
从“演示之母”到万维网,穿越最后边疆的事件视界
我们真的可以相信维基百科吗
第3章从蔡伦造纸到报纸、广播,媒介演化如何促进知识的高效传播
蔡伦:从黄蜂蜂巢到纸张
纸张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不太长
纸的传播,以及对人们写作欲望的激励
纸与印刷机的伟大结合
《古登堡圣经》,知识传播大众化的开启
印刷术第一次真正展现出它的潜在力量
press与news的发展
《泰晤士报》,展现对世界的深刻了解
一万千米外的火山喷发事件,三个小时后就传到了伦敦
照相机、无线电和电视
新闻变成了一种可销售的商品
第4章如果无法再获得真正的知识,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世界上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报社记者”
我们到底该相信什么
没有人能想到那个下午会发生的事
一切迟早都会水落石出
“我就是复活与生命”
像月光一样虚幻
从需要到欲望
科学与黑魔法
第5章从万事通手册到ChatGPT,AI将替代人类进行思考
海上航行,懂得导航是一种才能
小小的塑料盒子,就能替我们完成思考任务
计算器的电子革命
“文学钢琴”,最早的文字处理机
全球定位系统,人类的大量思考从此被剥夺
驾驶技术正在走向衰落
任何一种知识传播方式都不可能做到完全中立
在知识唾手可得的新世界里,知识的价值是什么
“疯狂地卓越”,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第6章享受思考的益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我们对知识和智力竞赛的痴迷
博学家已经是过去时代的人物了
沈括,无所不知之人
阿弗里卡纳斯·霍顿,拥有智慧与先见之明的全才
爱德华·布莱登,精通多种语言的天才
拉马努金,在钟爱的数字中看到神性
哈里纳特·德,知识的集大成者
一个没有智者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我来了,我叫乔伊特
罗素,富有同情心和参与精神的伟大智者
理查德·费曼,“挑战者号”的解密者
弗兰克·拉姆齐,本该拥有天赋智慧
很少有人是智者,但大多数智者都很聪明
信息储备越易获得,思考能力就越弱
当我们需要智慧时,智慧在哪里
决策中运用智慧的关键,在于是为建设还是破坏
“沉稳的舵手”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
如果大脑不像肌肉那样工作呢
致谢
关键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