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马丁·塞利格曼
知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建人,被公认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国际积极心理协会(IPPA)终身荣誉主席;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美国心理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塞利格曼曾荣获美国心理协会两项大奖——威廉姆斯奖和詹姆斯·卡特尔奖。
此外,塞利格曼还出版了《真实的幸福》、《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教出乐观的孩子》等多本书籍,这些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内容简介】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本书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扛鼎之作,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的作品,是告别抑郁,从根本上改变悲观人生,提升幸福感的佳作。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会抑郁;第二部分讲述了乐观的人具有哪些优势?第三部分探讨了人们应如何从悲观思维转变成乐观思维。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思维可以帮助人摆脱抑郁、正视挫折、改善健康状况,而通过运用“ABC”模式,你就可以习得把悲观思维变成乐观思维的方法。
乐观和幸福是成比例的,乐观有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概念。我们要通过学习方式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新奇的、美丽的、善意的东西,培养愉悦的心情,才能在生活中活出乐观的自己。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重磅之作,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困扰你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出有效的改变。这是一本助力你达成自我完善的心理指南,更是实现幸福人生的一个起点。
一直被焦虑、抑郁、不安全感困扰怎么办?想减肥却一直不成功怎么办?想戒烟却一直戒不掉怎么办?童年创伤对人的影响有多大?……通过这本书,你会得到很多颠覆性的观点,也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哪些方面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方面是无法改变而必须接受的。塞利格曼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告诉我们: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行为,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对于那些有着一定生理限制的行为和人格特质,坦然接受,然后学习一些方法来应对,不让它们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只有这样,才是明智的自我提升方式。
《真实的幸福》
《真实的幸福》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集大成之作,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的作品,是每一个人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
过去的几十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我们可以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问题做出非常精准的描绘,并且已经有很多心理疾病可以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有效医治。但是,谁都不愿意糊里糊涂地度过一生,我们更需要的不是一天天地减少痛苦,而是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而现在,心理学已经走到了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的时候了。
《真实的幸福》以一种通俗而又不失科学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样才能变得更加幸福。如果你想变得更幸福一些,不妨照着书中的建议来试试,相信幸福一定就在你的眼前!
《教出乐观的孩子》
《教出乐观的孩子》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集30年、千百个成人及儿童研究之精华著成的教育经典。大量研究表明,比起成功,乐观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意义、更具有价值。乐观的孩子更容易成功,更有创造力,更容易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传统上追求的财富成功,都可以通过乐观获得。
《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目的在于让父母、老师及整个教育系统教会儿童习得乐观。这本书与其他育儿及自我提升类书籍不同的是,它不仅有理论与实验,还有一些关于育儿问题的重要建议。
当下,一些自称专家的人,提出的很多轻率的意见令许多父母如获救命稻草,他们基于脆弱的证明、原理和临床的假设,来改变自己抚养孩子的方式。《教出乐观的孩子》彻底改变了这一点,特别反驳了纯粹的正向教育、纯粹的鼓励式教育和自尊教育,倡导用科学、理性的ABCDE法则教出乐观的孩子。
《塞利格曼自传》
这本书是塞利格曼的自传,呈现了塞利格曼的传奇一生。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塞利格曼,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塞利格曼这位传奇的心理学家方方面面的一生,了解他如何始终与焦虑为伴,如何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如何带领心理学冲出黑暗,奔向光明,引导心理学面向未来,而不再是被过往所驱使。
这不仅仅是一部塞利格曼传,还是一部积极心理学史和半部当代心理学史。本书再现了积极心理学的创建、应用及发展背后的故事,直击塞利格曼如何推动整个心理学领域转向。正是因为塞利格曼,心理学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每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和追求幸福的人都应该读!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这本书能让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如果你也想追求幸福,那么这本书能教你如何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
【目录】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推荐序1希望开创“人类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心理学巨匠
推荐序2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
引言 乐观,让你过得幸福
部分什么是悲观,什么是乐观
第1章 悲观者与乐观者的画像
无助是我们人生的开始
我们不再是环境的傀儡
抑郁的时代,悲观的自我
成功与健康的关键
人人都能学会乐观
第2章 悲观者的无助感源自何处
一动不动的狗
为了人,应该牺牲狗吗
动物也能学会放弃
向行为主义宣战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受伤
第3章 悲观者眼中的挫折
测测你有多乐观
解释风格代表你是否乐观
什么样的人会不放弃
希望与绝望的转换
假如你是一个悲观者
第4章 从悲观滑向抑郁
各个方面都不对劲儿了
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
抑郁症已成为一种流行病
不要轻视你的无助感
第5章 想法决定悲喜人生
从聊天、吃药到改变思维
悲观的人更容易抑郁吗
这样治疗抑郁很有效
你是悲观的反刍者吗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抑郁症
跟抑郁说再见
五记重拳打碎抑郁
第二部分乐观的人生为什么精彩
第6章 乐观奠定成功的事业
谁是合适的保险业务员
决定成败的3个关键因素
只录用乐观的人
化悲观为乐观,夺回龙头地位
人为什么会悲观
乐观与悲观的收支平衡表
第7章 孩子为什么会悲观
测一测你的孩子是否乐观
孩子永远不会绝望
孩子为什么会变得悲观
第8章 乐观的孩子成绩好
好成绩,坏成绩
测一测你孩子的抑郁程度
为什么孩子会成绩差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男孩和女孩谁更容易抑郁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合格的大学生
西点军校野兽营,只有聪明是不够的
第9章 乐观造就赛场冠军
职业棒球赛
职业篮球赛
伯克利的游泳队
教练要知道的事
第10章 乐观的身体不生病
控制权是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
为什么乐观的人更健康
哈佛高材生的生活
赶走你的抑郁
第11章 乐观的领导人得民心
用乐观情况预测美国总统大选
用心理学预测未来
良好的开始
第三部分如何活出乐观的自己
第12章 乐活人生的ABCDE
什么时候该乐观
让自己乐观的ABC
如何改变悲观风格:转移注意力和反驳
学习与自己争辩
ABCDE:反驳记录,大声说出你的想法
练习,练习,再练习!
第13章 帮你的孩子远离悲观
教孩子乐观的ABC
孩子的ABCDE
孩子,请说出来
第14章 组织需要怎样的乐观
职场中乐观的优势
如何在工作中变得乐观
你的ABCDE练习:反驳自己的想法
如何拯救坏心情
练习,练习,再练习!
第15章 乐观可以有弹性
“特大号”的自我
遗失的精神家园
“特大号”自我的伤害与宝藏
弹性的乐观主义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推荐序1人类精神文明的第二个轴心时代
推荐序2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
引言打破65%的传说
部分从认识自己开始
第1章 什么能改变,什么变不了
有志者不一定事竟成
什么能改变,什么变不了
你的身体准备好了吗
自我提升:不看宣传,看效果
测一测你对改变有多大的信心
第2章 人定胜天只是传说吗
驱策者与自助者
特大号自我相信人定胜天
精神疾病领域的药物革命
是药三分毒
你可以超越你的基因吗
第二部分如何与坏情绪相处
第3章 日夜煎熬的焦虑
内心的阴霾
心灵之舌:什么时候应该忍受焦虑
什么时候不该焦虑
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焦虑
第4章 大难临头的惊恐
惊恐障碍是生理还是心理的问题
惊恐不是症状,而是疾病本身
认知疗法的力量
第5章 看似无厘头的恐惧
对蛋黄酱的恐惧与加西亚的小白鼠
进化让我们草木皆兵
恐惧症:它们没有危险,但我们恐惧
恐惧是潜藏已久的忧虑
第6章 让人崩溃的不安全感
你头脑中的“影音频道”在播放什么
是因为你的大脑出了问题吗
强迫症是你在用仪式缓解自己的焦虑
第7章 黑暗无边的抑郁
测一测你的抑郁水平
你对抑郁的了解有多少
年轻化的流行病
男人酗酒,女人抑郁
如何应对职场抑郁症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抑郁
第8章 熊熊燃烧的愤慨
测一测你的愤怒水平
愤怒对你做了什么
压制怒气让人更容易生病吗
愤怒让我们伤痕累累
如何应对你的愤怒
第9章 永不消逝的伤痛
是什么伤你这么深
强奸创伤综合征
什么样的人容易受到伤害
告诉我,如何能放下
第三部分如何善待坏习惯
第10章 错综迷离的性与爱
层:你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
第二层:你爱男人还是女人
第三层:乳房、臀部和双性恋
第四层:攻击性、空间感和语言
第五层:性功能障碍
第11章 无休无止的减肥
你真的需要减肥吗
减肥的成功率有多大
自然体重和贪食症
节食与肥胖,谁的危害更大
越来越忧伤的节食者
做个健康快乐的胖子
第12章 让人欲罢不能的酒精
测一测你有没有酗酒的问题
酗酒是一种疾病吗
真的有上瘾人格吗
酗酒是渐进的吗
戒酒有多难
完全戒酒与偶尔小酌
改变:酒精、香烟、毒品
第四部分勇敢改变,坦然接受
第13章 童年经历对我们有多大影响
内在的小孩:真的要怪童年创伤吗
不怪父母,怪基因
童年的性创伤有多深
镁光灯模式与雪球模式:童年事件的影响
宣泄真的有用吗
“受伤的小孩”该往哪里去
第14章 接纳或改变的界线在哪里
问题的根源到底有多深
改变什么,接纳什么
一生的蜕变从此开始
译者后记
《真实的幸福》
推荐序1人类精神文明的第二个轴心时代
推荐序2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
引言积极心理学:增加幸福,而不是减少痛苦
第壹部分什么是幸福
第1章为什么要幸福
有幸福感的人更长寿吗
爱笑的女人更幸福
积极心理学中的幸福
测一测你的幸福指数,开启美好人生
第2章幸福的心理学
我的幸福之路
期待与煎熬
够了,治病救人
第3章幸福的误区
进化排斥积极情绪吗
测一测你的幸福感有多强
有幸福感让我们更聪明
愚蠢的人才幸福吗
有幸福感让我们更健康
有幸福感的人朋友多
幸福和双赢
第4章怎样才能永远幸福
H:幸福的持久度
S:幸福的范围
C:生活环境
第5章塞式幸福法则1: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测一测你的生活满意度
切忌沉溺在过去
感恩,让生活大不同
真诚面对你的生活
第6章塞式幸福法则2:未来不全如你想象
测一测自己的乐观程度
增加乐观和希望
学会与自己争辩
把坏事变成好事
第7章塞式幸福法则3:抓住现在的幸福
愉悦
满意
第二部分幸福在哪里
第8章拉近幸福的六种美德
天生坏,还是环境坏
六种普遍存在的美德
第9章获得幸福的24个优势
天赋与优势
24项优势
突出的优势
第三部分用幸福斟满人生
第10章在职场中寻找幸福
工作的三个阶梯
你像哪位小姐
为什么律师都不是很幸福
对抗律师的不幸福
第11章结了婚的人幸福
爱与被爱的能力
如何让关系更亲密
第12章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
孩子的幸福感
建构孩子幸福感的八种方法
年幼孩子的优势与美德
孩子的优势调查表
发展孩子的优势
后记终极幸福的真谛
《教出乐观的孩子》
主编序 乐观的孩子才会拥有希望孙云晓
推荐序幸福可以学习,幸福可以到永远任俊
部分为什么孩子需要乐观
第1章悲观在流行
假设我们是好父母,那么就会希望孩子在每一方面都超越我们。但是有一种很严重的障碍威胁了我们的期望,它侵蚀孩子活动与乐观的天性,它就是“悲观”。
第2章乐观需要从小培养
在青春期,你的孩子可能变得悲观、被动与内向。孩子次遭遇的抑郁事件很重要,因为这会成为他一生中应付不良事件的标准。
第二部分孩子不快乐,父母有责任
第3章父母的教养误区
大多数父母更关注提升孩子的自尊,这听起来没什么坏处,但仅重视孩子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所作所为,会使孩子更容易抑郁。
第4章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刻意缓和抑郁的心情,会使孩子更难感受满意的感受。帮助孩子逃避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以昂贵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第三部分你的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
第5章乐观小孩的养成规则
一个坏消息是,在孩子身上的悲观可能成为他一辈子对待挫折及失败的标准。一个好消息是,孩子可以藉由你的协助习得乐观。
第6章你的孩子是个乐观者吗
你也许认为要区分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是很容易的,实则不然。想要正确的测量乐观,需要一套标准问卷。
第7章孩子的乐观哪里来
作为父母及教师必须时时想到:正确的教导可帮助孩子养成并保持乐观心态,同时更积极的重要经历也会使其乐观更稳固。
第四部分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
第8章处于险境的孩子
当她感到抑郁时:“就好像我对任何事情都不在乎了。我知道我以前很喜欢那些东西。但是我总是觉得很无聊,也不再喜欢那些课和老师了。”
第9章乐观教养ABC法则
让孩子记下自己的内心对话,帮助孩子注意这些,事后,你们才可以一起来评估这些对话的正确性。
第10章让孩子学会解释
孩子的悲观,有一部分是来自他所接触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和教练。孩子就像是块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
第11章让孩子学会反驳
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以被证实的。如果孩子的反驳是不清楚的或仅是空虚的积极思维,反驳就不会打消他的悲观想法。
第12章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一旦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你就不能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要示范具有灵活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五部分快乐的孩子
第13章乐观的金字塔
孩子有了掌控感作发展的基础,有正面积极性作中坚力量,乐观的解释风格就顺其自然地形成了。
第14章要乐观,还要好教养
乐观不是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它不能取代孩子已形成的道德观,它也不能取代雄心大志或是正义感。
《塞利格曼自传》
推荐序希望开创“人类第二个轴心时代”的心理学巨匠(彭凯平)
引言希望之路
部分起点:初识心理学
第1章童年:我是父母的乐观主义宣言(1942—1955)
第2章青春:阶层割裂下的无助与自卑(1955—1960)
第3章普林斯顿求学生涯:沦为悲观主义者(1960—1964)
第4章心理学界轰动的闹剧(1964)
第5章对习得性无助的研究(1964—1967)
第6章迈向临床心理学的步(1967)
第二部分成长:从研究狗到研究人
第7章康奈尔大学:创造力的孵化器(1967—1969)
第8章宾夕法尼亚大学:确立精神病学的研究方向(1970—1972)
第9章实验心理学:声名远扬,但无法用于现实生活(1972)
第10章声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1973—1974)
第11章英格兰:到一流学府学习临床心理学(1975)
第12章高级研究中心:研究痛苦,更要研究幸福(1978—1979)
第13章抑郁症:精神健康远比没有罹患精神疾病更重要
第14章临床心理学:只有将心理学应用到人身上才有意义(1980—1983)
第三部分成就:积极心理学的创建
第15章曼迪:一生挚爱(1988— )
第16章活出乐观的自己(1989—1993)
第17章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1995—1999)
第18章创建积极心理学(1998—2001)
第19章优势与美德:召唤人性中的善良天使(2000—2004)
第四部分蓬勃:积极心理学让世界大变样
第20章耳顺之年:持续的幸福(2002)
第21章积极心理学的进步和批评(2001—2011)
第22章积极教育:教出乐观的孩子(1992— )
第23章中央情报局:我绝不会帮助使用酷刑(2002)
第24章军队:打造一支心理健康的军队(2008—2017)
第25章身体健康:乐观会带来健康和幸福(2007—2017)
第五部分展望:从无助到希望的变革
第26章人类,永远不会停止憧憬未来(2008—2016)
第27章大脑中的希望回路(2016)
第28章让心理学成为建构幸福的学科
致谢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追求幸福的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