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

2022-12-30 10:51:29 阅读 437 次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在世界范围内,人类发明了大约7000多种语言,其中200多种语言有对应的文字。我们用语言交流、创造,我们读喜欢的书、读会议文件,还要读信、读情诗。

阅读,是随着文字的诞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能力,我们一般会把这项能力看成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无论是非人灵长类动物,还是脊椎动物,都能够识别自然环境中的日常物体和形状。但阅读能力到底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们经过学习之后也能够阅读吗?"

作者:周加仙 摘自:湛庐阅读《脑与阅读》精读班

如果狒狒、猕猴和鸽子也会阅读的话,它们是如何学会阅读的呢?它们的阅读和我们人类有什么不一样或者一样的地方?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严格来说,阅读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学会字母和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一种解码技能,其二是掌握视觉单词识别的能力,也就是正字法知识。

通俗来说,正字法就是文字的形体标准和书写规范,它可以用来保证文字的全民性和规范化。所以任何一种文字都有正字法。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正字法在不同的文字体系中有不同的重点。比如拼音文字的正字法的主要内容是:文字定型法,包括字母表、印刷体及手写体的样式等,还有字母名称法、字母音值法、缩写法、标点符号使用法、以及编排法,也就是文字书写或排印的规范、款式等。

就像我们熟悉的英文字母,大小写形状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但是人脑都会将大小写字母看作是同一个字母。这种能力就是正字法教学的结果。

灵长类动物和脊椎动物,到底有没有识别字形的能力?

灵长类动物

狒狒识别英文单词的能力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语言学的研究表明,文字是标志语言、记录语言的工具,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文字的阅读能力是建立在复杂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来说,就是阅读归根结底取决于语言。

但2012年4月,刊登在国际顶尖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狒狒的正字法加工》,完全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一直秉持的这种看法。

论文的主要内容,讲述了法国科学家格兰杰和同事,如何以灵长类动物狒狒为研究对象,来探索狒狒的正字法阅读能力。

他们训练了6只处于青少年阶段的狒狒。为了获得食物奖励,狒狒必须区分由四个字母组成的词,它们有的是真的英文单词,有的是非词。

非词就是仅仅是由英文字母组合而成的,但没有意义,不是真正的英文单词。比如,"kite"(风筝)是英文单词,而"eitk"是非词。

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大约30万次的训练过程中,6只狒狒都学会了正确区分真词和非词。其中一只4岁的名叫Dan的狒狒学会了308个单词,并取得了80%正确的好成绩。

狒狒是通过单词中频繁出现的字母组合和这些字母组合的相对位置来辨别出真词的。也就是说,狒狒认识了单词的字形特征。

经过统计学习,狒狒学会了将"kite"判断为词,而将"eitk"判断为非词。而且,有的狒狒不仅记住了特定的单词,还能够预测新给出的一串字母是否是真正的英文单词。实际上,这也是人类阅读时所采用的策略。

因此,格兰杰等人的这个研究表明,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识别单词的时候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策略。

但是,狒狒与人类学习单词识别的前提条件是不一样的,人类会说话,拥有语言知识,而狒狒不会说任何人类的语言,没有语言知识。它们是凭借更初级的视觉加工能力,学会了英文单词的字形,并使用这些信息完成了英文单词与非词的判断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狒狒并不知道这些单词的意义。

这说明,文字的识别可以不依赖于人们是否已经学会了某种语言,也就是说,人类对文字的阅读可能存在更深层次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彻底颠覆了文字阅读是以语音为基础的这一传统观念。

脊椎动物

鸽子识别英文单词的能力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或许你会说,狒狒和人类同为灵长类动物,自然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是大脑结构和视觉系统与灵长类动物非常不同的脊椎动物,是否也具备了这个能力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研究者用鸽子做了实验。

从进化上来讲,鸽子在3亿多年前就与人类分离,那么,鸽子是否也能够识别英文单词呢?

新西兰奥塔戈大学的达米安·斯卡夫博士等人做了一系列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训练了鸽子区分单词和非词的能力:

虽然鸽子比狒狒能够识别的单词数量更少,但它们也能够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知识来识别从未见过的新单词。

并且鸽子对单词中双字母组合同时出现的频率、单词与非词的相似性程度以及字母在单词内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很敏感。

这个研究表明,虽然鸽子的视觉系统在组织上与灵长类动物的视觉系统不同,但是也可以通过学习,学会识别词的形状。

灵长类动物

猕猴识别英文单词的能力与神经机制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通过对狒狒和鸽子识别英文真词与非词的研究,揭示了字词形状识别的行为现象,那么这些行为现象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这些研究对于探寻人类字词识别的本质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主任迪卡洛以及《脑与阅读》作者迪昂院士等人,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猕猴脑中加工单词视觉形状的脑区进行探究,为我们理解人类阅读能力的形成,以及神经元再利用假说的提出,提供了证据。

他们对猕猴识别字母以及非词进行了长时间的训练,让猕猴识别大约2000个字母串,其中一些是英文单词,一些是无意义的字母串,也就是非词。最后猕猴识别单词的准确度达到了70%!

那么,颞下皮质的各部分是如何发展出专门识别单词的功能的呢?

研究人员用单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猕猴颞下皮层不同部位的大约500个神经元的神经活动。

他们发现,猕猴可以将大脑中负责“其它功能”的区域,转变为负责阅读的功能,因为阅读的一些机制是建立在高度进化的物体识别机制之上的,所以颞下皮层特别适合被再利用于阅读所需要的技能。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不会说人类语言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脑中,颞下皮层也能够将有意义的单词与无意义的字母串区分开来,或者从一个单词中挑选出特定的字母,这些行为与人类的阅读行为具有一致性。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也就是说,猕猴脑中的这一功能转变机制,和人脑在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机制是一样的。

这项研究在人类阅读行为、灵长类动物的单词识别行为之间建立了联系,揭示了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视觉处理的神经机制。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证明,非人灵长类动物狒狒和猕猴,以及脊椎动物鸽子这三种动物,它们虽然不会说人类的语言,但是通过学习以后,都能够识别出英语文字的字形特征。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文字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先识别单词,再将它与语音建立联结,最后获得这些单词的意义,这些功能分别位于人类大脑的不同部位!

神经影像研究发现,当大脑处理书面单词的时候,会激活大脑左侧枕颞沟中的一个区域,迪昂院士把这个区域称为视觉词形区 (VWFA)或者通俗地叫做“文字盒子”。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从人脑的解剖结构来看,这个视觉词形区正好位于人类腹侧视觉通路的下游。而腹侧视觉通路是人类识别物体形状和面孔的一系列重要区域。

迪昂院士在《脑与阅读》这本书里,用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当人们学会阅读之后,这个位于颞下皮层,原本负责对物体和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会变得高度专门化,专门用于识别书面文字。

同时,人们学习不同文字的阅读,也会激活这个区域。

读读读读读读书,我们为何拥有阅读能力?-湛庐

关于人脑中的这个视觉词形区,其实还存在一个难以解释的事实:

就是人类阅读能力的出现,仅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人类大规模地掌握识字能力,也只是在最近这几百年才得以实现,这说明人脑中不可能有专门为阅读而进化的区域。

那么,如果人脑中的视觉词形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出来,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个视觉词形区域的存在呢?